习性特点描述:
中文名称:花尾榛鸡
中文俗名:飞龙、包日-苏衣尔、松鸡、树鸡
拉丁名称:Bonasa bonasia
英文俗名: Hazel Grouse
分类: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鸟纲、鸡形目、松鸡科、花尾榛鸡属、花尾榛鸡
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体态特征:
花尾榛鸡的体长为26--40厘米,体重302--509克。雄鸟和雌鸟的样子相差不多,体羽都是棕灰色,上面有暗栗色的横斑,其余下体为暗棕褐色而杂以白色;外侧尾羽为黑褐色的花斑状,并且具有宽阔的黑褐色次端斑。眼睛的虹膜是栗红色;嘴黑色;腿上被有羽毛,下面裸出的部分是红褐色。雄鸟与雌鸟的区别主要是雌鸟的颏和喉是棕白色的,而雄鸟的颏和喉是黑色的,边缘是白色的一圈。另外,雄鸟的头上不仅长有个短短的羽冠,而且在繁殖期间眼眉上裸露的皮肤变为红色,显得十分美丽。
分布范围:
花尾榛鸡的分布范围较大,自欧亚大陆西端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班牙的比利牛斯山一直向东,到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鄂霍次克海岸,以及朝鲜和日本北海道等地,在我国分布于内蒙古、新疆、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
生活习性:
花尾榛鸡是典型的森林鸟类,大都栖住在下木及植被茂盛,浆果丰富的红松、冷杉、云杉等针叶林及柞树、桦树等阔叶林或混交林中,分布高度从海拔400米的低山丘陵到1800米左右的较高山地都能见到,并有明显的季节性垂直迁移现象。它们特别喜欢栖居山谷或阳坡有浆果的稠密灌丛和山麓潮湿或靠近水域的林内,常常在背风的山坡或倒木旁活动。冬季到落叶桦树林与河流两岸稀树的乔木林地,这里阳光可以直接照射,日照时间也较长,而且具有多芽的枝条,可以得到充足的食物。
每天的活动时间和日出、日落时间的长短紧密相关。冬季大多活动在河流两岸及针阔叶混交林内,钻到地面的雪覆盖中过夜,其它季节常在地面有蕨类植物并且稠密的灌木丛的松林和臭松幼林内活动。冬季食物缺乏时,活动范围一般也相应扩大。叫声高而尖,音调相同,特别是在繁殖期鸣叫最为频繁。
花尾榛鸡的食物主要是植物的嫩枝、嫩芽、果实和种子,已经记录有30多种植物和10余种动物,东北大森林中的松子、榛子、橡子以及黑豆树、野樱桃、野蔷薇、牙疙瘩、草莓等都是它喜欢吃的食物,有时也吃一些鳞翅目的昆虫、蜗牛、蚂蚁和它的卵。在深秋、冬季和早春当地面被雪覆盖时,几乎完全是在树上觅食,与此相适应,它的爪上具有栉状缘,可以抓住冰滑的树枝,这是对冰雪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生长繁殖:
花尾榛鸡以一雄一雌的单配制为主,但也存在多配制的倾向。在求偶、繁殖和育雏等方面,与其他松鸡科鸟类也都很相似。它主要通过叫声标志领域并相互联系,当两只雄鸟接近时,将发出低沉的警告声。炫耀时场面没有其他松鸡科鸟类那样喧闹宏大,而一般只是一只雄鸟和一只雌鸟在一起舞蹈和追逐,跑圈场所也比较隐蔽。
花尾榛鸡的巢主要筑于树的基部,也筑于向阳的山坡和近水地段、倒木下、灌丛中落叶层较厚的地方等其他环境中。5月中旬开始产卵,每窝6--12枚,最多为14枚。卵的颜色为淡黄色或黄褐色,有稀疏的红褐色斑点,孵化期为21--25天。
濒危因素:
花尾榛鸡是松鸡科鸟类中,分布最广、最为常见的一个种,但是自30年代以后,它的栖息地日趋缩小,被割裂成不连续的岛状或带状,生活于欧洲各国的种群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些地方已经灭绝。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花尾榛鸡去毛、取肉备用,滋肾壮阳,因此被利用。由于森林砍伐和过度狩猎,变的极为稀少。因为它的肉味芳香、鲜美,成为东北地区主要的狩猎鸟类,长尾林鸮、苍鹰等猛禽及一些鼬科动物是花尾榛鸡的主要天敌。在长白山的花尾榛鸡栖息地可以躲避天敌的针叶树较少,因此受天敌的威胁大,而辽宁、天津北部和河北兴隆等地的花尾榛鸡则已经或者濒临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