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资料
黑脸琵鹭
黑脸琵鹭
学  名:Platalea minor
品种科属:動物界、脊索動物門、鳥綱、鹳形目、鹮科、琵鹭属、黑脸琵鹭
习性特点描述:
中文名:黑脸琵鹭
别名:黑面琵鹭
拉丁学名: Platalea minor
英文名 black-faced spoonbill
分类: 動物界、脊索動物門、鳥綱、鹳形目、鹮科、琵鹭属、黑脸琵鹭  
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外形特征:
大型涉禽。体羽白色。后枕部有长羽簇构成的羽冠;额至面部皮肤裸露,黑色。体长:虹膜褐色;嘴黑色,长约20厘米,先端扁平呈匙状。腿长约12厘米,腿与脚趾均黑。雌雄羽色相似,冬羽与夏羽有别;冬羽纯白,羽冠较短;夏羽羽冠及胸羽染黄色。
长像与白琵鹭极为相似,它的体形比白琵鹭略小一些,全身的羽毛也都是雪白色的,夏季时,后枕部长有很长的发丝状桔黄色羽冠,项下和前胸还有一个桔黄色的颈圈。嘴全部都是黑色,不象白琵鹭嘴的前端为黄色,形状也是长直而上下扁平,呈琵琶状。黑色的腿很长,胫的下部裸露,适于涉水行走。与黑色部分仅限于嘴的基部的白琵鹭明显不同,它的额、脸、眼周、喉等部位的裸露部分也都呈黑色,并与黑色的嘴融为一体,故名“黑脸琵鹭”。
分布范围:
黑脸琵鹭是一种候鸟,没有亚种分化,在国外见于亚洲东部的日本、朝鲜、韩国和越南等地,在我国分布于北京、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山东、湖南、广东、香港、广西、海南、贵州等地。其中可能繁殖于东北的中部,越冬于四川、贵州、湖南、江西、广东、香港、海南、福建、台湾等地,迁徙时经过其他地区。
世界上仅存600余只,多数在台湾及香港越冬。 我国发现的大都为迁徙及越冬种群,台湾台南县曾文溪口海岸滩涂是世界最大的越冬种群栖息地,多时可达200只;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广东福田自然保护区及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也曾记录有数十只的越冬小群。
生活习性:
  黑脸琵鹭一般栖息于内陆湖泊、水塘、河口、芦苇沼泽、水稻田以及沿海岛屿和海滨沼泽地带等湿地环境。它们喜欢群居,每群为三、四只到十几只不等,更多的时候是与大白鹭、白鹭、苍鹭、白琵鹭、白鹮等涉禽混杂在一起。它们的性情比较安静,常常悠闲地在海边潮间地带、红树林以及咸淡水交汇的基围(即虾塘)及滩涂上觅食,中午前后栖息在虾塘的土堤上或稀疏的红树林中。觅食的方法通常是用小铲子一样的长喙插进水中,半张着嘴,在浅水一边中涉水前进一边左右晃动头部扫荡,通过触觉捕捉到水底层的鱼、虾、蟹、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和水生植物等各种生物,捕到后就把长喙提到水面外边,将食物吞吃。飞行时姿态优美而平缓,颈部和腿部伸直,有节奏地缓慢拍打着翅膀。并且它们的性情温顺,不太好斗,从不主动攻击其他鸟类。
生长繁殖:
黑脸琵鹭在繁殖的时候通常是“一夫一妻”制,夫妻关系极为稳定,当鸟儿开始筑巢的时候,说明他们的配偶关系已经确立。筑巢期大约为一周的时间,他们边筑巢,边相互亲热。让人感觉情意绵绵。它们的繁殖期为每年的5--7月,但常常3--4月就来到繁殖地区。它们营巢在水边悬崖上或水中小岛上,常常二、三对一起在临水的高树上营巢。巢的形状像一个盘子,主要由干树枝和干草等构成。黑脸琵鹭每窝产卵为4--6枚,卵是长卵圆形的,白色,上面布有有浅色的斑点,孵化期大约需要35天。新出生的雏鸟全身被有绒羽,除眼周外脸面并不呈黑色。育雏期间,雏鸟靠亲鸟捕捉贝类、小鱼、小虾等食物来饲喂,一个月后即能离巢出飞,与亲鸟一起活动,练习捕食等。幼鸟长大以后,随亲鸟于10--11月离开繁殖地,前往越冬地。
保护价值:
黑脸琵鹭历史上在华南地区数量很多,甚至在福建沿海终年居留。但近年来开展的水鸟调查结果,却引起了人们的高度警觉,因为它们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许多原来有分布记录的地方再也见不到它们的身影了。迄今为止,它的准确的繁殖地点、迁徙路线和途中停歇的地点等仍然并不十分清楚,唯一已经确定的繁殖地位于朝鲜北部平安北道和平安南道以及韩国三八线附近西面沿海的多岩石的岛屿上,曾发现有15对黑脸琵鹭繁殖。近年来确认的比较固定的迁徙停歇地点有我国东部的江苏、上海以及韩国的南康其洼岛等地,较稳定的越冬地有台湾的西北部沿海、香港米埔、广东的福田、广西山口红树林、海南岛的东港寨、越南的红河三角洲和河口湾等地。 
目前,黑脸琵鹭已成为仅次于朱鹮的第二种最濒危的水禽,国际自然资源物种保护联盟和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都将其列入濒危物种红皮书中。
黑脸琵鹭
黑脸琵鹭
黑脸琵鹭
黑脸琵鹭